查看原文
其他

第六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系列报道(四):主题论坛二共话海上风电的机遇与挑战


第六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系列报道(四):主题论坛二共话海上风电的机遇与挑战

 

7月8-9日,以“深化创新,多能融合——海上风电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为主题的第六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在广西南宁举办,吸引了来自国内外政府部门、电网公司、开发商、整机商、部件厂商、运维服务商、金融保险服务商以及研究咨询机构等的800名代表参会。


主题论坛二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主持,伦敦大学学院能源与气候政策高级研究员保罗·德拉蒙德,壳牌可再生能源海上风电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张东烨,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副主任张晓朝,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光明,华电中国香港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方正,南方电网高级技术专家、南网科研院新型电力系统研究所副所长周保荣,广西电网公司计划部总经理张宁,全面剖析了海上风电的机遇与挑战。 
伦敦大学学院能源与气候政策高级研究员  保罗·德拉蒙德:
2010年到2019年,英国发电二氧化碳强度降低了一半以上,从500克/千瓦时降到200克/千瓦时,主要是因为煤电发电量的大量减少,各种可再生能源由2010年占发电量的7%左右增加到了37%。目前,英国可再生能源的增长主要是通过陆上风电与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推动,其中,海上风电所占份额越来越多,这与2010年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其份额不足1%,因此,英国的海上风电确实取得相当了不起的成果。2010年至2019年实现的成本降低主要来自于几个部分,目前的度电成本意味着英国的海上风电是无补贴的,或按照目前的政策安排甚至是负补贴。近年来单机容量大幅增加,从2010年的3兆瓦到2020年的7兆瓦,之后可能有12兆瓦的机组投运。
在2020年的研究中,我们提出的关键问题是对政策的需求多大程度及如何推动英国海上风电的发展。首先,需要对政策需求的含义进行定义,这包括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两类,其中的典型是简化的技术创新链条,一项新技术从发明到发展,经历了市场积累和广泛传播的过程,随着技术越来越成熟,成本越来越低。在技术创新的早期阶段,通过政策来推动,通常是公共的研发资金在真正推动技术的发展。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支持性政策的影响力逐渐见效,而需求拉动政策变得更加重要。需求拉动政策,如补贴、各种规章制度,比如二氧化碳相关制度、排放标准制度等。所以,技术推动政策的作用一般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不是什么新鲜事,大多数经济学家和政策决定者也一致认为它在诱导和推动创新方面起了一定作用。我们的结论是,政策在发展新的低碳技术和发展能源、效率技术方面,一直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壳牌可再生能源海上风电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 张东烨:
海上风电的国家补贴取消,由各地自行补贴,怎样优化有限的财政很重要,需要最大限度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壳牌在亚洲、欧洲、美洲都有非常广泛的项目布局,从不同市场来看,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公共财政与政策的支持。从发展的趋势上看,这些支持都是由早期的固定上网补贴逐渐过渡到差价合约、零补贴竞争,通过市场的作用使绿电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另一方面是资源的优化。广西通过统筹将建设更多的海上风电项目,广东开始允许有企业购电协议的安排,在美国、英国已经有很多这样的做法可以实现,我们应携起手来,将中国经营上的优势运用在项目安全开发上。
2015年左右,得益于油气发展经验,壳牌认识到风电肯定会向漂浮式发展,从而推进了相关技术合作。到2019年,我们在挪威做了一个示范项目并进入法、韩和爱尔兰。未来10年,漂浮式海上风电一定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对于海上风电与氢能的结合需优化效率和应用场景,可以举个例子,如果将塑料做成塑料瓶,卖的是一个价格,如果做成乐高,卖出的就是另外一个价格。在英国参加一个活动时,我看到一个数据,在某些应用场合,欧洲可以将氢能应用和替代产品应用的价差做到10%~15%,如果有政府补贴,就可以弥补这个差距。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副主任 张晓朝:
要实现“双碳“目标,海上风电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发展海上风电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我们碰到的问题是电价不足以支撑成本,这对所有投资商来讲是一个需要慎重选择的问题,因为这里面包含一些综合性的因素,展开后有很多内容。其实在风电的发展历程中,进步一直是主流,碰到问题的时候相信我们能够解决好。对于发展规模与政策等方面,相信主管部门也在关注这些问题,怎么让它以合适的方式释放出来,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需要我们共同面对。解决问题的路线是多元化的,涉及行业各方面,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也需要时间。还是那句话,办法总比问题多,我对海上风电比较乐观。
不管怎么说,产品出来肯定需要适应市场,我们在做的所有产品肯定是以市场为导向。对于海上风电,各类技术路线都有存在的价值。但是在海上的存在价值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初试可靠性”。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的最大区别是运维成本的差异化,初试可靠性涉及到很多方面,从设计的理念到零配件选择、组合、集成,一直到最后的环节,初试可靠性对海上风电的成本和技术提升有很大影响。
 
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光明:
“抢装”很煎熬,行业同仁能深刻领悟和感觉到,但从中广核的角度来讲,既然已经将海上风电列为集团发展战略,就不会意味着今年的项目完成后明年就不再推进了,在后续的海上风电发展方面,中广核的信心和决心非常坚定。另外,“双碳”目标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全国人民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中广核是一家央企,要积极响应。如果要实现“双碳”目标,仅依靠陆上风电项目是远远不够的,最终需要海陆并举。
虽然海上风电即将进入平价时代,但中广核还会在海上风电方面积极布局。从北到南来看,辽宁、河北因为受军事、油气田管线的影响推进较慢,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积极布局,希望将海上风电的龙头地位继续保持下去。中广核正在努力推出平价示范项目,率先打造深海示范项目,因此,也在积极谋划2022年的海上风电项目开发,目前前期工作基本结束,包括一个50万千瓦和一个40万千瓦项目,今年下半年就计划开工建设。当然,对于中广核而言,广东比较特殊,因为集团大本营在广东,核电布局比较广。中广核在阳江有200万千瓦的项目获得核准,在惠州的项目也计划最近几年快速推动起来。 
华电中国香港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  方正:
我有三个观点向大家分享:第一个,海上风电对我国整个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因为海上风电所处地区大多数是经济发达地区,从用电结构看,这些地区大部分靠煤电,今后绝大部分需要长距离输送。海上风电因为离负荷中心非常近,资源非常好,如果大力发展,对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包括能源安全,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海上风电的发展前景非常广。第二个,“双碳”目标提出后,海上风电竞争已到了如火如荼的程度。海上风电的发展与陆上风电有不一样的地方,从地方政府的竞配角度出发,一定要有序,随意投资建厂肯定会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应一盘棋,一个地区的海岸线到底建几个码头、几个工厂,要有序,包括场地闲置现在可能引进了很多工厂,对地方经济有一定带动,但随着未来发展会造成产能浪费。第三个,竞争一定要理性,现在是补贴退坡,但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是按照平价上网标杆电价,还是过一段时间也会引进竞争机制,就像陆上风电和太阳能的资源已经引进了竞价机制,有些地区投资商报价已经是非理性的,从现在的成本测算来讲,基本上不盈利,甚至是亏损。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应该理性,包括政府在整个规划上也要理性。 
南方电网高级技术专家、南网科研院新型电力系统研究所副所长  周保荣:
因为中央提出构建新型系统,南方电网公司高度重视,从3月15日到现在组织了多个重要研究单位与机构进行持续研究,作为未来的引领性工作开展。目前来看,南方电网已经或是在“十四五”面临着一个长期问题:电从哪里来?以前为了解决电力安全,可以用煤电,但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煤电需要逐步减少。我国南方地区,除云南外的其他地区,也都缺乏水电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为解决用电问题,有的地方已经出现了错峰用电。未来几年,南方电网最重要的工作是在2025年前新增1亿千瓦的新能源装机,在2030年前再新增1亿千瓦新能源装机,实现2030年新能源装机2.5亿千瓦。从资源禀赋角度来看海上风电,广东有6000万千瓦至1亿千瓦,广西有2000多万千瓦,这些是可以规模化发展的地区。但是根据测算,按照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南方区域可开发的新能源也不多,总量大概4亿千瓦左右。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至少需要10亿千瓦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多路径推进,包括开发规模大、平价上网的海上风电,还有分布式光伏等。南方电网多方筹措资源,比如藏东南的水电,西北的电力,因为总体是不够的。站在能源需求的角度来说,比如西北的电力,本地开发的分布式光伏、海上风电,本质上存在着技术竞争关系,彼此有一个技术成熟度与量的关系,哪类资源技术成熟就开发它,其他的资源作为储备,去做研究。 
广西电网公司计划部总经理  张宁:
作为电网企业,对于大规模海上风电接入,需要重点关注三个问题:第一个,电网安全运行问题,大规模海上风电接入以后,建议加强海上风电机组的涉网性能,包括配套建设、储能,也要通过配置SVC、SVG设备,提高电能质量,通过构建智能一体化的实时互动系统进行运行调度。第二个,要关注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建设,以广西为例,我们预测到2025年随着大规模新能源的接入,调峰缺口达到480万千瓦,运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接下来要从源、网、荷三方面加大对系统调节能力的响应。从广西电源侧的情况来看,要加大火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配置相应的储能,建设抽水蓄能电站。从电网侧来看,需要加快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从负荷侧来看,需要建立健全需求侧响应机制,提高用户主动参与调节的积极性。第三个,广西要适应大规模海上风电接入,广西的电源特点是目前布局在钦北防沿海区域,本身这些电源的送出通道有限,如果再增加海上风电的接纳,对通道资源的要求会进一步提升,所以,需要抓紧海上风电相关布局,做好相关输电通道规划,能够与沿海火电、核电统筹考虑送出建设。  CWEA
来源:《风能》杂志

第六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系列报道的多内容,敬请关注风能专委会CWEA公众号

推动海上风电创新发展  助力落实碳中和目标
——第六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在南宁召开


田庆军:海上风电是沿海地区实现碳中和的必然选择
第六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系列报道(一): 嘉宾致辞聚焦海上风电创新发展
第六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系列报道(二):主旨演讲共探海上风电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
第六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系列报道(三):主题论坛一探讨未来海上风电发展趋势

分享|第六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嘉宾演讲PPT打包下载
关注风能专委会CWEA公众号,后台回复7月报告,下载第六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嘉宾讲PPT打包文件。


投稿与联合研究欢迎风能行业相关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产业分析师向风能专委会CWEA公众号赐稿,或进行联合风能产业研究。CWEA投稿邮箱:
cwea40@cwea.org.cn,或请公众号后台留言
产业研究服务:
gaoyuan@cwea.org.cn,高女士
电话:010-59796665-3612


关注风能专委会CWEA公众号,后台回复7月报告,下载第六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嘉宾讲PPT打包文件。
更多能源和风电行业专业报告,请关注风能专委会CWEA公众号,文章列表页右上角搜索“报告”,即可获取最新最全的报告。也欢迎您将CWEA公众号转发给朋友参考。

如果觉得好,不妨动动手指点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